產品分類
Products

不管是在主機廠,還是零部件廠,線束加工流程都是線束工程師必須熟悉的。線束加工流程,不同的線束廠對于流程名可能會不一樣,但是不會脫離以下幾個主要流程節點,依次是:來料檢驗與存儲、下線、壓接、分裝、組裝、檢驗(外觀/尺寸/電檢等)和包裝。
每個流程都具有輸入與輸出,即需要編制相關文件來指導對應工序的生產,比如下線表指導下線壓接工藝。
注:下線表即下線、壓接明細表,包含多種工藝參數和要求等的工藝表格。在電線束生產過程中,下線表最終通過下料壓接工藝卡片,用于指導下線壓接工序操作的,指導車間生產過程。
每個流程也都需要進行檢驗,只有檢驗通過后才能進行批量,過程中需要隨時監測。比如下線工藝中,需要先制作首件,首件線長、剝頭等參數通過檢驗后,才能進行批量下線。
1 下線(下料)工藝
定義:所謂下線就是根據設計圖紙,將不同規格的線導線根據工藝文件進行裁切、剝頭、捆扎的過程。
流程:備齊材料→調整設備→首件檢驗(測量線長、剝頭)→批量生產(中、末檢100%自檢)→整理導線→待周轉。
檢驗:下線工序中需要對線長、全剝頭及半剝頭長度、開口長度等工藝參數進行測量。
2 壓接工藝
定義:所謂壓接就是將導線和端子作用在一起的工藝過程。
流程:備齊材料→調整設備→做首件→首件檢驗(千分尺測量壓接高度、壓接寬度)→批量生產(中、末檢100%自檢壓接質量)→待周轉
檢驗:壓接工序需要對是否有R角,芯線及絕緣皮可見范圍是否在公差范圍、芯線壓著部位及絕緣皮壓著部位是否有損傷以及壓接扭曲度等工藝參數進行測量。
3 分裝(預裝)工藝
定義:所謂預裝就是將下線或壓接后的半成品同護套、管類、橡膠件等零部件裝成新的半成品的過程。
流程:備齊材料→一插二聽三回拉→安裝自鎖
檢驗:根據一插二聽三回拉過程完成自檢。
4 組裝(總裝)工藝
所謂組裝是將將下線或壓接后的半成品、預裝后的半成品同其他材料組合成線束成品的過程。膠帶或扎帶捆扎成束,就是線束。
5 檢驗工藝
檢測工序主要包括外觀檢測、安裝附件檢測、功能檢測、100%電檢測、影像檢測。
100%電檢測及外觀檢測每個成品都需要進行,影像檢測主要檢測帶有保險盒的線束以確定保險及繼電器插接位置是否正確,功能檢測臺主要用于檢測線束中繼電器的工作狀態和繼電器能否正常工作,還有需要檢測保險盒中螺栓的扭矩。
6 包裝工藝
所謂包裝就是將電線整理整齊,裝箱的過程。
撐箱、封箱→尼龍繩捆扎→裝箱、擺放整齊→膠帶封箱→貼合格證、流水號→粘打包帶→入庫